中东的安全格局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,以往那个几乎事事都得看美国脸色的时代,可能真的快翻篇了。
这一切的转折点,清晰得让人无法忽视。2025年9月,15架以色列战机突入卡塔尔首都多哈上空,投下10枚导弹,目标是哈马斯高层。 爆炸的震动连800米外的中国使馆都有感觉,现场浓烟滚滚。 但让整个中东地区从睡梦中惊醒的,不是爆炸本身,而是部署在卡塔尔的美军“爱国者-3”反导系统和基地全程静默,毫无反应。 美国打来电话,是在袭击发生10分钟之后。
这件事像一道闪电,照出了海湾国家统治者们心中最深的不安:美国的安全承诺,还作数吗? 要知道,卡塔尔不仅是美国亲密盟友,还花了数十亿美元购买美式装备,结果以色列的战机依然如入无人之境。
英国《经济学人》当时就点出了关键:这一下彻底坐实了海湾国家的两大担忧——以色列正成为地区霸权,战争之火随时可能烧到自己头上。
沙特的动作最快。 9月17日,沙特就和巴基斯坦签署了“共同战略防御协议”。 白纸黑字写明:任何对其中一国的攻击,都将被视为对两国的侵略。 沙特街头挂起了两国国旗,巴基斯坦总理来访时,沙特的F-15战机升空护航。 沙特心里很清楚,巴基斯坦是伊斯兰世界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,这笔买卖很划算。
几乎同时,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·本·扎耶德·阿勒纳哈扬出现在了塞尔维亚。 他不是去旅游的,而是去参加塞尔维亚号称史上最大规模的“团结的力量”阅兵仪式。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自到机场迎接,两人走在红毯上热络交谈,武契奇甚至用手扶了下阿联酋总统的后背。
阿联酋和塞尔维亚的交往其实早有迹象。2022年,塞尔维亚在面临阻力时就获得过阿联酋10亿美元的贷款。 阿联酋企业投资了贝尔格莱德“水之城”项目,总投资超过30亿美元,是塞尔维亚最大的城市改造项目之一。 阿联酋显然在下一盘更大的棋。
沙特选择巴基斯坦,阿联酋接触塞尔维亚,虽然路径不同,但指向同一个方向:不能再把安全寄托在一把可能已经漏雨的伞上。
这种转变背后,是美国中东政策的变化。 特朗普政府推行“美国优先”政策,其外交思路可以简单归纳为“交易为王,速战速决”。 这种被称作“赢学外交”的实用主义策略正在彻底改变中东的局势。
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明显裂痕。 2025年5月,以色列军队广播电台记者透露,特朗普已经断绝了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直接联系。 原因是特朗普认为内塔尼亚胡在“操控自己”。
在中东之行中,特朗普特意绕过以色列,只访问了沙特、卡塔尔和阿联酋。 这种外交上的“冷落”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息:以色列在美国的“优先事项”里地位逐渐下滑。
与此同时,阿拉伯国家对美国的信任度正在逐年下降。 2025年8月一项阿曼国立大学的民意调查显示,超过65%的海湾民众认为美国“不会在关键时刻真正守护盟友利益”。
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就像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,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。 多个海湾国家强烈谴责以色列的袭击行为。卡塔尔司法部发表声明,决定组建一个法律团队对以色列采取法律行动。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表示,卡塔尔正在重新评估其作为加沙冲突调停者的角色。
他甚至直言不讳地指责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正将中东推向“混乱”,令整个海湾地区陷入危险之中。
地区国家也在积极寻求与其他大国的合作。 沙特、阿联酋等国快速与中国展开反恐及数据安全合作试点,俄罗斯借机强化在叙利亚、伊朗的影响力。 国际安全专家分析认为,阿拉伯国家正在战略性调整外交重心,未来中东多极化趋势或将难以逆转。
中东这片土地上的游戏规则正在改写。 传统的盟友关系被重新评估,新的合作伙伴受到青睐,地区国家更加注重战略自主。 沙特王储穆罕默德·本·萨勒曼和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·谢里夫在利雅得举行会晤,讨论了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战略伙伴关系的途径。
阿联酋总统访问塞尔维亚时,双方探讨了从城市发展、航空交通到可再生能源的六大合作领域。 这些合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能源或安全领域,而是扩展到人工智能、科技与产业合作等新兴领域。
中东国家似乎正在践行一种新的安全观:不再单纯依赖某个大国的保护,而是通过多元化合作伙伴、发展自身实力来寻求安全。 沙特的“2030愿景”和海湾国家的经济多元化计划都是这种思维的体现。
这种转变也反映在地区国家的外交措辞上。 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提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时直言不讳:“(他的参与)完全是对卡塔尔时间的‘浪费’。 ”这种直白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。
以色列空袭卡塔尔事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,但它带来的震动仍在扩散。 中东国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思考安全、联盟和独立的问题。
蚂蚁配资-配资公司app-实盘配资炒股-股票配资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