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抗战题材影视创作的星河里,新剧《阵地》于 2025 年 9 月 16 日晚,强势登陆央视一套(CCTV - 1)黄金档 20:06,开启两集连播模式,同步在爱奇艺、腾讯视频、优酷三大平台上线,瞬间点燃了观众的热情,也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《阵地》独辟蹊径,将视角聚焦于鲜少被深入挖掘的 “文化抗战” 领域,填补了相关题材的空白。故事回溯到 1938 - 1944 年,在日寇铁蹄践踏、山河破碎之际,以周恩来、李克农、夏衍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,奔赴桂林,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,团结起郭沫若、田汉、巴金、徐悲鸿等一众文化巨擘。他们虽未持枪上阵,却以笔为剑、以舞台为战场,以新闻、文学、戏剧、音乐、美术等多元形式,掀起一场震撼人心的文化抗战风暴,筑起一座坚不可摧的 “精神文化长城”。
剧中,诸多真实历史事件被巧妙编织进剧情脉络。《救亡日报》在艰难时局中复刊,成为传播抗日思想、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舆论阵地;桂林八办的设立,宛如一盏明灯,为文化抗战指引方向;西南剧展的盛大举办,将文化抗战的热情推向高潮。从这些事件里,观众能深切感受到文化人士在民族危亡关头,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崇高情怀,以及他们为守护民族精神家园而付出的不懈努力。
展开剩余65%第一集开篇,便将观众拽入 “九一八” 事变后的动荡岁月。周恩来在李克农与安娥陪同下,与夏衍密会,敲定创办《救亡日报》这一关键决策,任命郭沫若为社长、夏衍为总编辑,期望这份报纸能成为克敌制胜的舆论利刃。报纸发行后,宋庆龄、何香凝等名流的深刻见解,与任素宁等进步青年的热血呼喊一同见诸报端,不同阶层、不同背景的声音在此汇聚,凝聚起全民抗战的磅礴力量。
随着剧情推进,文化抗战之路荆棘丛生。敌人的飞机频繁轰炸,印刷厂被炸得千疮百孔,纸张极度匮乏,特务也时常寻衅滋事,妄图查封报社。面对困境,剧中人物展现出顽强不屈的精神。急性子的夏衍,写文章受阻就转行排戏剧,甚至把自家房子改造成小剧场;李克农面对特务查封,冷静周旋,连夜转移稿件;桂林危急时,郭沫若坚定表示 “笔杆子不能丢”,众人将印刷厂迁至山洞,在昏暗油灯下继续挥毫;夏衍更是将重要手稿缝进棉衣,在轰炸中拼死守护,视其为 “文化的火种”。
在演员表现上,《阵地》堪称豪华顶配。冯绍峰演绎的夏衍,睿智沉稳,眼神中透着坚定信仰,无论是振臂高呼宣传抗日,还是在困境中冷静决策,都入木三分;李晨塑造的李克农,一改往日硬汉形象,戴上眼镜,尽显文质彬彬,将人物的智勇双全刻画得淋漓尽致;徐璐饰演的任素宁,从柔弱学生逐步成长为坚毅的战地记者,蜕变过程细腻自然;王丽坤塑造的地下党员安娥,心思缜密、胸怀大爱,打破了抗战剧中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;王劲松饰演的郭沫若,举手投足间尽显文化大家风范,一句 “文化在,民族就在”,掷地有声,令人动容。此外,王乐君、郭广平、刘劲、于滨等实力演员的加盟,更为剧集增色不少,他们凭借精湛演技,再现了那段文化精英汇聚、文艺创作蓬勃的峥嵘岁月。
《阵地》的热播,不仅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,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回溯与精神洗礼。它让我们重新认识到,在抗战的历史进程中,文化抗战与武装抗战同等重要,二者相辅相成,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。在当下,这部剧也时刻提醒着我们,珍视文化传承,坚守民族精神,汲取先辈们的精神力量,奋勇前行。每晚 20:06,锁定央视一套,与爱奇艺、腾讯视频、优酷同步,让我们一同走进《阵地》,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文化抗战岁月。#热问计划#
发布于:安徽省蚂蚁配资-配资公司app-实盘配资炒股-股票配资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