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气郁结、痰瘀互结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病机,尤其是现代人情绪压力大、饮食不节、久坐少动,极易形成“气滞、痰凝、血瘀”的复合病机,表现为情绪抑郁、胸胁胀痛、乳腺增生、甲状腺结节、脂肪肝等病症。
面对这类复杂病机,逍遥丸虽为疏肝解郁之常用方,二陈丸亦为化痰止咳之基础方,但若兼夹痰瘀、结节已成,其疗效往往有限。
而有一味古方,却常被现代医者忽略,实则其疏肝、化痰、活血之力兼具,堪称“三焦通调、痰瘀并治”的典范,它就是:越鞠丸。
越鞠丸出自金元名医朱丹溪《丹溪心法》,原名“芎术丸”,后被《医方集解》收录并改名为越鞠丸,主治“六郁”之证,即气郁、血郁、痰郁、火郁、湿郁、食郁。朱丹溪云:“郁者,滞而不通也。”气机不畅,则百病由生。此方以五药治六郁,实为调气解郁、通瘀化痰之良方。
全方由:香附6克、川芎6克、苍术6克、栀子6克、神曲6克组成。
香附入肝、三焦经,理气解郁,为“气中之血药”,善治肝气郁结;川芎入肝、胆经,行气活血,祛风止痛,为“血中之气药”,可通经活络;苍术健脾燥湿,使湿无所聚;栀子清热泻火,以防郁久化热;神曲消食和中,调和脾胃,使气机升降有序。此方虽仅五味药,却涵盖理气、活血、燥湿、清热、消食之法,实为调和肝脾、疏解郁结、化解痰瘀的“全能型”方剂。
在临床中,越鞠丸常用于治疗因情志不畅引起的胸胁胀满、月经不调、乳腺增生、甲状腺肿大、脂肪肝等病症。现代研究亦发现,其可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、改善微循环、抗炎抗氧化等机制,有效缓解慢性疲劳、焦虑抑郁状态及内分泌紊乱。
若患者兼有明显结节或瘀血表现,可在原方基础上加用:夏枯草10克、浙贝母6克、丹参10克,以增强软坚散结、活血通络之力,形成“疏肝解郁、化痰散结、活血通络”的三维调治模式。
当然,使用越鞠丸也需辨证准确。其适应症多见于肝郁脾虚、痰瘀互结之实中夹虚证,若纯属阴虚火旺或气血大亏者,应慎用或配合滋阴养血之品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蚂蚁配资-配资公司app-实盘配资炒股-股票配资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