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海浮沉之间,我们总在追赶什么,却很少停下来 问问自己,
那些我们用尽全力想抓住的,真的值得吗?
今天分享一首辛弃疾的 《重午日戏书》 ,或许, 它会给你一个答案。
“青山吞吐古今月”
开篇诗人便为我们 勾勒出一幅气势磅礴、极具时空纵深感的画面。
苍翠的青山,仿佛在吞吐着 千古不变的 明月。
“吞吐”二字, 便将青山给写活了,让整个画面 顿生雄浑之势与生命张力 。
日升月落,周而复始。
在这一吞一吐之间,多少王朝更替,多少英雄迟暮,一切皆随风而逝。
唯有这青山与明月,亘古不变 ,静静 的 见证着人世 的 沧桑,岁月流转。
“绿树低昂朝暮风”
接着诗人的视角由远处及近,景象由壮阔转到看细微之处。
绿树在风中时高时低,随着朝暮的更迭而摇曳生姿。
“低昂”二字,生动地写出了绿树在风中摇曳的姿态。
也隐喻了 人 的一生 , 会 受到 各种外力( “风”)的影响,经历 起伏 与无常 。
诗人借树之姿态写人之境遇,然 树无执念,顺风而舞,一派 生机 。
面对世事无常,若能如绿树般自在,风来不惧,风过不留。
心自随遇而安,天地自宽。
“万事有为应有尽”
世间一切人为之事,终究会有尽头与消散之时。
“有为” 二字,道尽辛弃疾一生的执念 。
他写《美芹十论》陈述抗金方略,在湖南创建 “飞虎军”,每一件都是 “有为” 的挣扎。
可现实是 “却将万字平戎策,换得东家种树书”,那些 “有为” 终究成了 “有尽” 的遗憾。
“应有尽” 三个字,给人一种宿命感。
就像我们拼命追求的职位、 名利、 财富 , 繁花落尽,到最后终成一场空。
既然 “有为”之事皆“有尽”,那么如何才能追求一种“无穷”的境界呢?
自然地引出了下一句的解答。
“此身无我自无穷”
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,也是诗人思想境界的最高体现。
唯有忘却自我,与万物融为一体,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无穷无尽。
“无我”即无私,无私则天地 宽 。
当 一个 人能放下执念,不再以自我为中心,
心中便 可 容纳 “青山吞吐古今月”的 苍茫与悠远 , 体会到个体的渺小与微不足道 ;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也能 感知到 “绿树低昂朝暮风”的 勃勃生机 , 欣赏万物的灵动与可爱 , 便 不再 顾影 自怜 ;
更能坦然面对 “万事应有尽”的 宿命感 ,不 再 执着 于个人的私利而苦心算计,斤斤计较。
当一个人 处于 “无我”之境时, 他的 每一个刹那都是生命本身。
正如陆九渊所言: “吾心即宇宙心。
在这种状态下,你便不再局限于小我,而是与天地合一,心无边界,生命无涯。
愿我们在尘世奔忙中,偶尔停下脚步,望青山吞月,听绿树摇风,
寻得内心的安宁, 从容一笑,万事皆轻。
附上
《重午日戏书》
辛弃疾〔宋代〕
青山吞吐古今月,绿树低昂朝暮风。
万事有为应有尽,此身无我自无穷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蚂蚁配资-配资公司app-实盘配资炒股-股票配资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