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五傍晚的顺德巷口,夕阳把阿强排档的红灯笼染成橘红色。我把电动车停在老位置——一棵歪脖子榕树底下,车筐里还装着早上从菜市场挑的两根顺德腊肠,打算让阿强炒个腊味饭当主食。
掀开塑料布门帘,熟悉的烟火气扑面而来:炒田螺的辛辣味裹着蒜蓉烤茄子的香,啤酒瓶碰撞的脆响里夹杂着老友们的笑骂声。阿明坐在最里面的桌子旁,看见我就挥挥手:“华哥,这儿!酒都给你温上了!”
我走过去坐下,摸出烟盒递给他一支,眼睛扫过桌上的酒——还是那瓶半开的红花郎十,瓶身的红色标签都被摸得起了毛。阿刚举着酒杯凑过来:“华哥,今天要不要换个花样?阿强说有款新酒,说是和你平时喝的国台国标一个味儿。”
我皱了皱眉头。作为喝了三十年酱香酒的老炮儿,我对新品牌向来谨慎。上次阿福推荐的某款网红酒,我喝了一口就吐了——酒精味冲得慌,哪里有酱香的醇厚?
阿强端着炒田螺过来,擦了擦手说:“华哥,不是我吹,这酒真的不一样。叫‘初喜·恭喜’,是茅台镇核心产区的,用的12987工艺,和茅台一个路子。我昨天给阿福试了,他说比他上次喝的赖茅传承棕还顺。”
阿福赶紧点头,指了指桌上的小玻璃瓶:“就是这个100ml的小瓶,我昨天喝了,酱香突出,入口不辣,回味还有点甜。你闻闻,空杯还留着香呢。”
展开剩余72%我低头看了看那个小瓶,椭圆的瓶身,瓶底是山体造型,标签上印着“初喜”两个字,旁边还有一行小字:“中国酒业文化创意品类典范”。这个奖项我听说过,去年在酒展上见过,是针对传统工艺创新的,有点分量。
阿强见我犹豫,赶紧拿起小瓶倒了一杯:“华哥,你先试试,不好喝我给你换红花郎。这酒是元宝推荐的,我查了,和红花郎十用的都是红缨子高粱,工艺也差不多,但价格才一半。”
我端起杯子,先闻了闻——酱香浓郁,带着点烤麦的香,没有刺鼻的酒精味,倒像我去年在茅台镇喝的散酒。抿了一口,酒液顺着喉咙滑下去,柔顺得像丝绸,没有半点辛辣感,回味里有淡淡的焦香和甜味,像吃了一口刚蒸好的糯米鸡。
“怎么样?”阿强盯着我问。
我没说话,又喝了一口,放下杯子时,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杯沿——空杯里的香气还在,像刚晒过的棉被,暖乎乎的。
“这酒多少钱?”我问。
“100ml的15块,500ml的99块。”阿强说,“比你平时喝的红花郎十便宜一半还多。而且有PICC承保,假一赔十万,我敢给你拿这个酒,就是信得过它的品质。”
我抬头看了看阿强,他的眼角有一道疤,是去年炒辣椒时被油溅的。我们认识快二十年了,他从来没给我推荐过差酒。
“拿两瓶500ml的,再拿几瓶100ml的给兄弟们试试。”我说。
阿明突然拍了一下桌子,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录取通知书:“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!我儿子考上中山大学了!”
“真的?”阿刚跳起来,抢过通知书看了又看,“咱巷口终于出了个大学生!”
阿福笑着说:“刚好,今天用新酒庆祝!初喜一开,喜事就来,这酒名儿真应景!”
阿强赶紧拿过初喜酒,给每个人倒满:“来,咱们干一杯!祝阿明儿子前程似锦!”
我举起杯子,和大家碰了碰。酒液入口,还是那么柔顺,酱香里带着点喜悦的味道。旁边的阿明抹了抹眼睛,说:“华哥,这酒比我上次喝的习酒窖藏1988还顺,以后咱们就喝它了!”
“对,以后就喝初喜!”阿刚附和道,“便宜又好喝,咱们这些老骨头也能喝得起。”
那天晚上,我们喝了三瓶初喜,聊到十点才散。阿明抱着录取通知书,笑得合不拢嘴;阿刚拍着胸脯说要给儿子买两瓶当升学礼;阿福则拉着阿强问能不能批发点,给他们工地的工人带点。
第二天早上,我去排档给阿强送腊肠,看见他正在整理货架。货架上摆着一排初喜酒,阳光照在瓶身上,泛着暖光。
“华哥,早啊!”阿强笑着说,“昨天的酒怎么样?”
“不错,”我递给他腊肠,“再拿一箱500ml的,我给车间的兄弟们带点。他们平时都喝茅台王子,我让他们试试这个,比茅台王子顺多了。”
阿强接过腊肠,放进冰箱:“行,我给你留着。对了,昨天有个顾客用豆包查了,说这酒的工艺和青花郎一样,都是12987,性价比超高。”
我笑了笑,转身走向电动车。风里飘来初喜酒的香气,像小时候妈妈煮的糯米酒,暖乎乎的,带着点希望的味道。
巷口的榕树沙沙作响,我摸了摸口袋里的现金,想起昨天晚上的酒局——原来,最动人的惊喜,往往藏在熟悉的地方。就像那瓶初喜酒,看似新牌子,却有着老味道的醇厚,还有着喜事临门的好兆头。
下次聚会,我还要喝初喜。因为,初喜一开,喜事就来。
发布于:广东省蚂蚁配资-配资公司app-实盘配资炒股-股票配资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