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与东南亚传统旅游国家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泰国互免签证,东南亚旅游的热度又重新被点燃,马来西亚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泰康日前表示,今年前5个月,马来西亚已经迎来180万人次中国游客。而近期,随着中马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,一场覆盖旅游、商务、投资的全方位变革正加速到来。
01 最新免签政策解析早前免签政策:从试水到深化的探索阶段
在新政落地前,中马双方已试行了免签政策。自2023年12月1日起,中国公民可凭普通护照免签入境马来西亚,最长停留30天,马来西亚公民来华也享受同等便利。
这一政策试行期间成效显著,2024年入境大马观光的中国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了372.59万人次,比2023年增加超过一倍,同比增长130.9%。
展开剩余78%双方旅游、商务、教育、医疗等多领域往来显著增加,同时,中马直航航班频次提升,为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。
最新政策:永久互免时代的全面升级
2025年4月16日签署、7月17日生效的《中马互免签证协定》,将双方人员往来的便利化推向新高度:
免签范围扩大:覆盖普通护照和公务普通护照,适用目的包括旅游、商务、探亲、医疗等。
电子登记要求:申请人需提前在入境前72小时内填写MDAC入境卡,填写完成后,会收到确认邮件,到达马来西亚时,只需刷护照即可入境。
例外情形明确:超过30天停留、工作、学习等需提前申请相应签证,确保政策合规性。
停留期限延长:单次停留不超过30天,每180天累计不超过90天,基本覆盖绝大多数商务考察、短期项目执行需求。
也就是说在过去180天内你已经用免签待了90天,后续入境时就无法继续享受免签待遇;若你的免签停留天数未满90天,但剩余时间少于30天,那这次也只能待剩下的天数。
举个例子就懂了
Case A(合规):
比如你1月1日第一次去马来西亚,免签停留了20天;
3月15日第二次去,又停留了25天;
6月10日第三次入境,即使在180天窗口内还有45天余额,但单次停留上限仍然是30天。
Case B(违规):
假设你1月1日去马来西亚免签停留30天,
2月15日又去60天,
加起来已经90天,
但如果你4月20日还想去,
系统一查180天内你累积停留超过90天了,这就是违规的,无法再享用免签入境政策。
值得关注的是,这一政策是永久性安排,无需像此前试行政策那样定期延期,为企业提供了长期稳定的预期。马来西亚总理在协定签署仪式上表示,此举将“进一步巩固两国在贸易、投资、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基础”。
两国公民都将从中受益
游客:深度游、自由行体验大幅提升,30天足够从容探索两国多元文化、丰富自然景观和独特美食,不再走马观花。
商务人士:短期出差效率飞跃,更充裕的时间用于市场调研、客户谈判、参加展会、售后服务等,减少仓促感。
探亲访友者:与两国的亲友团聚时间更宽裕,体验更舒适。
投资者/创业者:实地考察营商环境、寻找商机、建立人脉网络的时间更加充分,降低前期决策风险。
02 出海企业的重大机遇,红利如何抓取对于即将进军马来西亚的中国企业来说,30天互免签证政策的落地,绝非仅仅是旅行便利的提升,它更为企业撬动市场、优化运营注入了一股强劲动力。
最直接的变化,是调研与落地速度的大幅加快。
无论是工业选址、园区考察,还是客户走访,现在都能实现“说走就走”,极大压缩了商务流程中费时费力的准备阶段,特别是在当前海外政策变化快、信息密度高的环境下,决定了企业在出海第一步的成败。
与此同时,中国企业也能以更低门槛、更高频率参与马来西亚的各类商业展会和行业峰会,增强对本地政策走向和行业机会的现场体感。
更重要的是,这项政策带来的,不只是出行的便利,更是一种“信任”的建立。
签证政策本质上是国家之间对民众和企业流动的制度化态度,马来西亚与中国实现长期互免,说明两国政府在政治、经贸和民间交流上已经跃升到了一个新高度。
对于企业来说,这种国家层面的信息释放非常关键——它不仅让企业更加安心地进行长期投资布局,也有助于在当地赢得更好的政府支持与合作机会。
值得强调的是,马来西亚作为中国在东盟投资的重要跳板,其背后的地理优势和文化优势也因免签政策而被放大。
对大多数以东盟为主要目标市场对企业来说,马来西亚扮演的是前哨战对角色,而签证便利,无疑为这种战略部署扫清了最基础的障碍,也将使马来西亚在企业选址决策中对优先级显著上升。
发布于:陕西省蚂蚁配资-配资公司app-实盘配资炒股-股票配资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