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这次砸向了自己人! 2025年7月7日,他突然宣布:8月1日起,对日本汽车、半导体等核心产业加征25%关税,覆盖日本28%的对美出口额。 这记“晴天霹雳”让日本首相石破茂当场震怒:“这是破坏规则的行为,我们坚决反对! ”
但特朗普显然打错了算盘——日本早已不是1985年签下《广场协议》的“软柿子”。 就在7月9日,石破茂站在街头演讲中硬气放话:“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利益的战斗,我们决不能被小瞧! ” 他手里攥着两张让美国投鼠忌器的“王牌”:1.1万亿美元的美债持仓和6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。
更戏剧性的是,日本此前已悄悄抛售200亿美元美债,导致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4.5%,直接逼得特朗普将90天关税暂缓期延长到8月1日。 这场博弈背后,是盟友的倒戈、美元的危机,以及一场改写全球贸易规则的暗战。
2025年7月7日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布一封给石破茂的“最后通牒信”,详细列出对日本加税的车型、零部件和出口额度,覆盖汽车、半导体、精密仪器三大命脉产业。
日本汽车业首当其冲:对美出口占其总收入的28%,若25%关税落地,丰田、本田等车企年利润将蒸发超200亿美元。更致命的是,美国本土汽车厂30%的关键零部件依赖日本供应,关税成本最终会转嫁给美国消费者,推高通胀。
农业领域同样剑拔弩张。 特朗普以“日本闹米荒却不买美国大米”为由施压,但日本大米关税高达700%,这是自民党票仓的“红线”。石破茂若让步,可能触发全国农民抗议——7月20日日本参议院选举在即,他根本输不起。
面对威胁,日本亮出第一张牌:抛售美债。作为美国最大债主,日本手握1.05万亿美元美债。 2025年4月,日本仅试探性抛售200亿美元,就导致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.5%,美国政府偿债压力暴增。
华尔街迅速恐慌:若日本大规模抛售,美债价格将崩盘,美联储被迫重启印钞购债,美元信用进一步崩塌。 更危险的是,中日英法等12国已在3月联手抛售903亿美债,创2008年后最大规模撤离潮。 一旦日本带头“起义”,全球去美元化将加速。
第二张牌直戳特朗普命门:撤资威胁。 日本对美直接投资累计超2000亿美元,创造60万个就业岗位,居全球之首。 石破茂政府警告:若关税实施,日企将从美国撤资。 三菱UFJ研究所测算,此举可能让美国失业率短期飙升,通胀反弹——而这恰恰违背了特朗普“解决就业、抑制通胀”的竞选核心承诺。
为什么石破茂宁愿硬刚也不妥协? 答案藏在经济与政治的钢丝绳上。
汽车产业占日本GDP的8%,对美出口占37.5%,背后牵连500万就业人口。 关税若落地,日本车企将被迫裁员,上游的钢铁、半导体、机床产业连锁崩塌,预估损失4.46万亿日元。
农业则是自民党的“票仓命根”。日本大米价格比前一年暴涨2倍,民怨沸腾。 此时开放美国低价大米进口,等于让农民集体倒戈反对党。 石破茂的参议院选举只剩10天,他甚至在国会撂下狠话:“农业利益是国家尊严,绝不牺牲! ”
除了两张明牌,日本还藏着一招“杀手锏”:稀土反制。
美国80%的稀土依赖进口,其中精炼技术仅次于中国的就是日本。 若日本联合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或提价,美国芯片、军工、航天产业将遭毁灭性打击。 此前美国防部秘密启动“替代稀土供应链”,但远水救不了近火。
更深层的是盟友信任危机。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公开声援日本:“若美国随意改规则,多边体系将名存实亡! ”欧盟也加速推进与日本的《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,计划年内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6000亿欧元,联手对抗美国单边主义。
7月8日,特朗普突然签署行政令,将原定7月9日到期的关税暂缓期延至8月1日。 日媒爆料:延期真实原因是日本持续抛售美债,白宫担忧金融市场崩盘。
同日,石破茂在政府对策本部宣布三项反制措施:继续谈判但“绝不牺牲国家利益”;评估美国关税对日本产业链的冲击;动用一切政策工具保护国内就业。
而在华盛顿,日本谈判代表赤泽亮正与美国财长贝森特激烈交锋。 日方要求将汽车关税降至10%并豁免钢铁,美方却施压日元升值到145-150区间。双方僵持不下,连能源合作(如日本增购美国LNG)都成了交换筹码。
这场博弈已引发连锁震荡。 IMF警告:美日若开打全面贸易战,全球汽车产业链将损失3000亿美元,拖累世界经济增长0.8%。
普通人的生活同样遭殃:
美国信用卡利率突破22%,房贷利率涨至4.8%;
赴日机票价格从3500元飙到8900元,代购订单暴跌72%;
日本家庭支出连续下滑,内需萎缩加剧。
更荒诞的是,为减少对华稀土依赖,日本竟向美国提议“从废旧家电回收稀土”。 但专家直言:这只是杯水车薪,美国高科技产业已被逼到墙角。
#图文打卡计划#
蚂蚁配资-配资公司app-实盘配资炒股-股票配资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